Mr.Cat
#052 How to load 35mm film in to Leica L mount camera
Updated: Jul 29, 2018
前幾天,看到一台很便宜的 Leica IIIF,太便宜了!怎麼也是一台 Leica啊!當今天 Contax T3被炒上五位數港元,真的很像介紹一些化算的好東西。今期就回顧一些很基本的東西,如果你們已經懂得,那麼可以跳過這期了!
今期談一談如何入菲林。筆者一直也很喜歡Leica L Mount的相機。機械設計簡約、輕巧,非常典雅,感覺就是相機原來可以這樣簡單直接的樣子。是真正的Barnack Camera。不過一直好像不怎樣看到人用(起碼在文青世界,Nikon FM2、FE2比Leica IIIf多很多)。也許其中一個原因是不懂入菲林。
不是說笑,大部份相機是開後背式的,不懂把菲林從機底推進 Leica L Mount機身是一點也不出奇的,也是上世紀初由一切35mm相機概念也沒有時,那是Oskar Barnack的突破性設計!是一切的原點。只是往後的90年至100年,我們對相機有很多不同的概定想法。
不論怎樣,我們需理解 Oskar Barnack 是電影攝影機的工程師,他的思維是把拍電影的 35mm 菲林,放到一台小巧的機身內,那已是很「方便」的設計。以今天大家來説,需一點技巧,懂得了,也很方便。
一共有三個方法入 Leica L Mount 相機,方法一和二是「官方」的,需要一點小道具。方法三是什麼工具也不需要的。
方法一:ABLON+ABCOO
1931 年 Leica 推出了 ABLON 和 ABCOO,ABLON 是一個金屬的夾具,使用時把新菲林前端,拉出 11.5cm,夾在 ABLON 內合上,然後用𠝹刀 ABCOO 把露出的菲林裁走。筆者最初擁有 ABLON 時沒有 ABCOO,當時是用一把普通的剪線刀,效果也很好。這樣菲林前端便會露出 10cm。剛好是機倉、上弦輪、快門卷簾到上片軸的長度。只需把菲林插在上片軸中,再把菲林筒和裝上菲林的軸芯放回機倉內,一定不會卡片。後來因為心癮,又買了把早期 Nickel 的 Leica ABCOO,用後感是跟剪線刀差不多!不過材料不錯,都 7、80 歲了,需是打磨也是正常吧!
方法二:卡片
這真的是官方的放法,當年的 L Mount 皮套背後,真的是有一個插卡的位置。筆者沒有 Leica的皮套,但有 Zenit Zorki 的皮套,當年也有把這個點子翻版過來。上片時先把卡片插入機倉內,然後同樣把菲林筒和裝上菲林的軸芯放在回機倉內和卡片中間。記得必須把它們推到最入,然後正常的釋放快門,過片,確定一切上緊後,把卡片揪出便可。
方法三:拆鏡
把鏡頭拆下,把快門盤調在「Z」,把慢速盤調在「T」。釋放快門,這時在前方看你會看到機倉,把菲林筒和裝上菲林的軸芯放回機倉內。如果菲林上邊卡到曝光框邊,你可用手指調整,確定把它們推到最入後,裝回底蓋,裝回鏡頭,更可。
希望大家可以試試! L Mount 的 Leica 的確是很不錯的入門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