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.Cat
#067 Leica M7 – The END
Updated: Jul 10, 2018
剛過的星期五 (25/5),有 Petapixel 上看到一個消息,就是 Leica M7 正式停產,結束長達 15 年的生產,老實的說,在這個數碼和 Smart Phone 的世代,這也是了不起的成績。如果你不計算 Leica M6 TTL (1998-2002),只計算 Leica M6 (1984-1998) 的話, Leica M7 是 Leica 生產年期最長的相機( Leica MP 會在明年追平),回想 2002 年推出時,誰也沒法想像。
記得兩年前 - 2016 年 Photokina,Leica 推出新的 MA,也就是沒有內置測光錶的 Leica MP 時,也有傳聞 Leica 會停產 M7 和 MP。不過又過了兩年, Leica M7 才正式停產,剛好輕鬆的打破 Leica M6 的生產年期記錄。如果已是最好,又可需一改再改呢?由 2002 年至今的 15 年間,傳統菲林的 Leica M 機身,變化只有 M7、MP 和 MA。數碼呢?由 2006 年 Leica M8 問世到現在的 12 年間:Leica M8、M8.2、M8P、M9、 M9M、M9P、ME、M240、M246、M-P、M262和M10,先後推出了一共 12 台 M 系數碼機身。對數碼沒有抗拒,但筆者還是喜歡一些恆久的,可長久擁有的,這是真正滿足的感覺,而不是永遠有所欠缺的狀態。筆者也想過擁有 Leica M7,但是總是緣慳一面。不過剛好月初的時間,替一位朋友交收了一台序號 #277的 Leica M7 0.72x (Sliver Chrome),跟它有過嘆一盅兩件的時間(不好意思,只用手機拍了這張 Product Shot)。
在沒有使用過 Leica M7 之前,筆者已聽聞過 Leica M7 跟 Leica MP 的用料跟上一代 M6是另一個檔次。Leica M7 是一台自動曝光、快門速度非常準確、十分寧靜的機。與它相處兩天,的確如是,快門比大部分的 Leica M 機來說,的確是非常柔順寧靜,不過還是首年產 Leica M3 的機械快門 Breaking 最靜。自動曝光方面,沖曬出來的結果是非常準確,有一點點太準的感覺(笑)!不過始終是曝光補償和 ISO 盤的設計在使用上有點不方便,這點 Voigtlander Bessa R3/2/4A 是更勝一籌。
取景器方面,這是0.72x 序號為#277為首的機身,是非常早期的 Leica M7。在推出 MP後,序號為#288為首的 M7改用 MP Viewfinder,在逆光或低光源下,對焦框不會變反光至白濛濛。雖然如此,這個取景器品質已經非常好,只是慣用 0.92x Leica M3和 0.85x Leica M2的筆者有點不慣。
那兩天筆者選了 Rollei 40mm f2.8 HFT 試用這台 Leica M7,兩者的 Sliver Chrome 表面處理相襯。細小的鏡身比例也非常典雅。真的有點心動自己也找一台 Sliver Chrome M7 來與它相襯。Leica M7 是最後一台投產有自動曝光功能的 Leica M Mount RF 相機,由 1980 年 Minotla CLE 開始、Konica Hexar RF (1999)、Leica M7 (2002)、Voigtlander Bessa R3/2A (2004)、Voigtlander Bessa R4A (2006)、Zeiss Ikon (2009),這樣一一列出來,原來選擇不算太多。隨著 Voigtlander 兩年前已停產 Bessa系列。 往後只有 Leica 仍然生產的 MP和 MA,傳統 Leica M 又回到全機械工藝,不知大家又喜歡怎麼樣的 RF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