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.Cat
#083 My Contax T3 workhorse
想不到出售一台 70 週年版的黑 Contax T3 會有這麼多的迴響。很多朋友也問為什麼筆者會捨得?答案很簡單,就是筆者還有一台黑版的 Contax T3。
斷捨離大概是捨棄一些不用的東西,好好的珍惜和善用最好的東西罷了。把一台全新的 70 週年版的黑 Contax T3 用到無法維修,也許人生只需要經歷一次。

上回提及、筆者的第一台70週年版的黑 Contax T3,跟隨筆者東奔西跑,跌跌碰碰了不知多少次,光是上片軸(film spool),不論是單齒或是雙齒,也更換了兩次。那已是10多年前的事。還記得當年是去京瓷(Kyocera)在牛頭角海濱道的維修工場,那時仍然保留著傳統日式工廠的整潔裝潢,長長的走廊兩旁是半腰高的實木牆板,技術員也是穿著海藍色(如沒記錯)的整齊制服,好像回到60年代。不過現在一切也重建了!
10多年的時間,維修了4次,到了2014年,鏡筒漏光。拜會了兩位師傅,努力後問題仍在,也沒法維修,最後把那台用了超過10年的70週年版的黑Contax T3出售。就算是壞機,由於是週年版,價錢比當年入手時更高,而買家是清楚不可維修的。也補貼了筆者入手了第二台70週年版的黑Contax T3。
可能是太新的關係,由2014至2017年,筆者只用過那台70週年版的黑Contax T3兩次,不捨得弄花機身。因為愛惜它,反而沒有使用,太本沒倒置了!這幾年 Contax T3 的價錢像直升機一樣被炒高,一台10多年前的高檔Point & Shoot相機被炒到是當年新機的3至4倍價錢。筆者收藏了相機這麼多年,這也算是罕見。

相機始終是要用的, 去年一位以前的編輯朋友出讓一台普通版的黑Contax T3。有點像筆者當年那台一樣有點歲月痕跡,毛病也不少:鏡頭發霉、鏡門簾壞了(筆者用Blu Tack把它固定)、LED屏幕漏液,也有一點泡過水的痕跡(這位編輯是一位釣魚郎)。幸好基本操作正常,發霉的鏡頭也容易抹淨。這正好是筆者想找的workhorse!也就入手了!
用了差不多一年了,結果連上片軸也磨蝕了!這真是Contax T3的通病。以前會到處找零件,不過由於決心自用,所以用一張膠貼解決它,把菲林開端直接貼到上片軸上,便可正常使用。
很高興是一位在港長大生活的英國讀者買了筆者的 70 週年版的黑 Contax T3,Intagram 的翻譯功能令他看懂筆者的文章。這位前輩問了筆者很多使用 Contax T3 的經驗和菲林推介。很高興把它交到一位會好好善用它的人手上。
至於筆者也會好好的用這台 Contax T3 普通版,直到再也不可維修為止。也許最終把它改為Leica M mount,好好的用盡這支經典的鏡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