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Mr.Cat

#116 Contax T2

如果有留意開中古相機市場,也許會發現近來是有點靜。期待著今年 6 月第一次在 Leitz-park 舉行的 WestLicht Camera Auction 會帶來一點驚喜。不過雖然有一點點的寧靜,但 Point and Shoot 相機的價格卻一直攀升。



如果你10年前問筆者,Contax T3 的價格會上 5 個位數字的話,不論筆者有多喜歡它的鏡頭,也是不能想像的。不過自從去年賣掉了收藏多年的 70 週年黑版 T3 後,也替兩位好友出售了他們的 T3。全部也是 5 位數字成交,也不得不承認 Contax T3 真的有價有市。


Contax T3 有太多名人加持了!近年來名氣遠超 Ricoh GR 系,連 Leica的Minilus 和 CM 也不比不上 T3。當然這些相機的鏡頭焦距不一樣,但如果只論畫質,Contax T3 的確是最好。不知道會否就是它跑出的原因,筆者真的很懷疑有多少人知道。


大家都知道筆者曾經在菲林相機工業工作了 10 多年,了解在今時今日要生產菲林相機有多難。也許已經沒有可能有品牌會投資在 AF 的 Point and Shoot 相機上。有趣的是先不談價錢,Point and Shoot 相機卻是不少希望嘗試菲林攝影朋友的入門機。菲林攝影好像一個聖殿,不停有人前往朝聖。這個需求好像永遠存在,也就是這個原因,Point and Shoot 相機的價格一直上升。


有朋友問有沒有其他選擇,筆者的建議也是盡快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找一台吧!Contax T2 的價格也好像上升了不少,但相比 Contax T3 仍算是不難接受。




Kyocera 於 1991 年推出 Contax T2,不知不覺已是 28 年前了,是第一代高端的 Point and Shoot 相機。操控方面,筆者已不只一次說 contax T2 的操控比 T3 更好。雖然機身比較大,但 T2 機身上有更多的手控的功能盤: 手動對焦盤在右手邊;自拍倒時制也在機頂右手邊;曝光補償盤在左邊;光圈先決盤非常理性的在鏡頭上,與光圈環直接連動。在這麼小的機身上,非常緊湊的設計在相機上,不用進入電子 Manual 內選項,直接了當,在操控上比 Contax T3 更加得心應手。


有一點必需提的,就是 Contax T2 閃燈功能選項的設計。閃燈功能也是放在光圈環上,由左開始第一檔位是強制閃燈和,第二當位是防紅眼強制閃燈。如果不想一開機在閃燈備用狀態的話,只要調到綠色的F2.8檔位,這便是程式曝光模式,其他的光圈檔次就是光圈先決模式。這是非常實用又理性的設計。比同代 Leica Minilux 需要開機按制 6 次來關閃光燈好太多了。就算是 Contax T3,出廠時也是在自動閃燈模式,需要在 CF 內才可把相機設定為開機時關燈。Contax T2 是完勝的。

Contax T2 的馬達技術是 90 年代初的,所以比 T3 嘈吵很多。但筆者倒是很喜歡,聽起來很實在,手起刀落,很敏捷。唯一比 T3 沒那麼好的只是鏡頭。不是這支 Carl Zeiss 38mm f2.8 鏡頭有什麼問題,只是 Contax T3 太好了。畢竟是相差十多年的技術,但一分錢一分貨,Contax T2 絕對是不錯的選擇。
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