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.Cat
#131 180 YEARS OF PHOTOGRAPHY
筆者通常是星期一寫《Cameracafe》的,今天是2019年8月19日。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,因為180年前的今天,攝影技術誕生。
攝影作為一種科技,正式誕生於19世紀的30年代。在當時來說,是一種新奇、像魔法般的把戲。把「光」Photo (古希臘語﹣Phos),「 繪畫」Graphy(古希臘語graphi) 出來,被理解成光的繪畫,是光的文本。這樣的戲法深深吸引世人,人們急不及待嘗試這種新技術,人像照成為最早的攝影需求。就像肖像畫般,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形像,可以在另一個載體上「永久」呈現。不過由於成像的技術仍然在起步階段,早在19世紀初,不論是化學家或光學家,不斷希望把曝光的時間壓縮,令人像攝影變得可能。當中有不少重要的里程碑,不少的技術突破。
破曉時分:Dawn of Photography
19世紀的20年代,光影開始被記錄下來,最早被「永久」記錄的影像出現於1824年。法國發明家Nicéphore Niépce(尼葉普斯) 花了20多年的時間研究,把成像的過程名為Heliography,解作Sun Writing。這種技術真的是名副其實Sun Writing,因為Heliography必需在日光下拍攝,而曝光時間是8小時,沒錯,足足是一整天的日照時間。

Nicéphore Niépce 清楚知道這不是他追求的技術,所以他找了同是著名的法國發明家Louis-Jacques-Mandé Daguerre。Louis Daguerre(達蓋爾)是一位闊幕布景和舞台設計師,其中有名的發明便是 Diorama 劇院。Diorama 是以特別的一層層布景裝置,令視覺上產生立體感,當時 Diorama 在巴黎是非常風尚。如果把 Diorama 縮小,放在一個小箱中,加上玻璃鏡和燈,就是晚清時期傳入東方的「西洋鏡」。一句「拆穿西洋鏡」就是說 Diorama 不是真的立體影像,只是巧妙的平面圖佈局。
Nicéphore Niépce 和 Louis Daguerre 共同研究由 Johann Heinrich Schultz 於 1724 年發現的銀鹽曝光化學現像,把技術用在固定紀錄光影。可惜 4 年後 Nicéphore Niépce 於1833 年離世。Louis Daguerre 獨個繼續研究,成功把影像曝光在銀銅版上,而曝光時間大大的縮減至10至20分鐘,令曝光像時間相比起Heliography變得合理。有關的報道出現在1835 年 9 月 27 日的《Journal des artistes》,一篇介紹 Louis Daguerre 的 Diorama 發明的末段出現。並在 1839 年 1 月 9 日,在法國科學院(Académie des sciences) 公佈了 Daguerreotype —銀版攝影技術。同年的7月3日,法國政府以 10000 法郎和他的退休保障,把 Daguerreotype 專利買下來,並把銀版攝影的詳細技術於1839年8月19日公諸於世。就是這樣,現代攝影,在這天誕生了。就是法國政府一個決定 「don au monde — Free to the World」,令攝影科技在一個公開的環境下,高速的發展。

維也納的WestLicht Gallery收藏了一台1839年生產,第3台的Susse Frères Daguerréotype相機。筆者10多年前在維也納參觀過一次,今天WestLicht Gallery會舉行慶祝攝影誕生180週年的酒會,網上說「a photo shooting with the Susse Frères Daguerréotype」,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會操作這台180年歷史的相機呢?
在第一台相機上的鏡頭是由法國光學工程師Charles Chevalier設計的Achromat (消色差透鏡) , 焦距為15寸(380mm),光圈為f/14。筆者沒有收藏19世紀的Achromat鏡頭,唯一的Achromat鏡頭就是2016年為Lomography開發的Lomography Daguerreotype Achromat 64mm f2.9 Lens。想不到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