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Mr.Cat

#139 1950: Leica IIIf with Leicavit SYOOM

「花生漫畫」70週年,本想寫有關Snoopy 用的相機,經Google圖片後,發現在漫畫中出現過的相機造型太簡單了,跟本無發辦認是什麼類型的相機,不像小丸子中小玉爸爸那像,誰都知到他是用Leica M4的。結果想了一會。不如介紹一台跟Snoopy同年,也是70週年的相機吧!


回看1950年推出的相機,相信沒有一台比Leica IIIf更有代表性了! 戰後Leica延續在戰時推出的型號–Leica IIIc於1946年重新推出市場,但由於仍是戰後初期,連電鍍的工藝也不能把握好。一些早期的Post War IIIc (Serial no 400XXX後)常出現電鍍的表面脫落。往後數年間也推出便價版的IIc (沒有慢速)和Ic (沒有慢速和整組光學取景器)。如果論用料和組裝工藝,Post War Leica IIIc是恢復期,慢慢的重回正軌。 直到1950年,Leica於聖誕節推出IIIf,一台完全是戰後重新開發的Leica相機。在質材和機械穩定性大大提升。功能上加入了PC Sync插位,在快門盤下是閃光膽觸發延後盤,用來調節配合當年不同型號的閃光膽。大概是因為這些配合閃光的功能,所以相機型號由「c」和「d」(戰時是有Leica IIId的,下文再說) 跳到「f」 (Flash)。 Leica IIIf 的生產年期由1950年至1957年,有著不同的演進。早期閃光膽觸發延後盤的字是黑色的,一般叫Black Dial版,後期改為紅色 Red Dial。功能上最大的演進是於1954年,加上自拍器的「Vorlauf」版,這年也是 Leica 推出M3的一年。價得一提是Leica IIIf Vorlauf不是第一台有自拍器的Leica,早在1939年,Leica生產了第一台IIId,在wartime IIIc的基礎上加上自拍器。有傳是只供應給納粹、日本海軍和在盟軍管治時期供應給美軍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產量非常少,有記錄的只有427台。雖然機械結構跟IIId不一樣,在外觀和功能上IIIf Vorlauf正是IIId的複刻。 Leica IIIf的機身比上一代的Leica IIIc和IIId長,也就是説上一代SCNOO和SCNOO-C也不合用。Leica為新一代的IIIf開發了一個全新的Leicavit-SYOOM。功能上跟SCNOO沒有太多分別,反而是外形設計上有著很大的改變。不知是不是到了和平時期,在Leicavit SYOOM上看不到SCNOO像手槍板手的設計,一切的機械部件收在一個只厚14mm的橢圓形機身中,跟機頂12.5mm的厚度差不多。比例上差不多是1:1,很平衡。多出的1.5mm,加上全平的設計,很簡約,很穩重。配在Leica IIIf上很典雅。到了1956年,Leica 以SYOOM的外型和設計,開發了給Leica MP和M2用的Leicavit MP- SYOOM-M。


在Leica Screw Mount機身上用Leicavit比在雙次板手或單次板手的M Mount機身上用更合理。上弦過片的速度加快了很多,配上小巧細緻的35mm f3.5 Elmar,景深很長,這個組合非常合適街頭抓拍。


Leica IIIf連一支5cm f2 Summitar當年的售價為$295美元。1950年的$295美元是什麼概念呢?計算通脹後,是相當於今日3212美元(約25000港元)的購買力。Leica IIIf推出後的首幾年也是供不應求的。而它也是最成功的Leica Screw Mount相機,7年間總產量超過18萬台。這個紀錄後來被Leica M3打破,而Leica M6也需要加上M6 TTL的產量,才能超越Leica IIIf。


bottom of page